盘资源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日本> 日本旅游>日本横滨红砖仓库旅游网

网站详情

来源:网站推荐 收录时间:2014-02-05 04:32:27 更新时间:2024-06-01 14:10:46

网站介绍

【提交网站】
YokohamaAkarenga图片  YokohamaAkarenga是什么网站?横滨红砖仓库旅游(www.****.jp)是日本的一家权威旅游网站。

横滨红砖仓库(Yokohama Akarenga)是横滨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光景点,包含各类咖啡馆、餐厅和店铺,而位于两栋建筑物之间的1号馆的大厅则可作为活动广场及文化设施。除了购物和用餐之外,游客还可以面对大海,眺望港口来来往往的船只和港未来的景色,感受横滨这座海港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YokohamaAkarenga

横滨红砖仓库利用建于100多年前的2栋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经过整修重装焕然一新,成为时尚的文化和商业设施;在明治至大正年间这里曾被用作日本政府的保税仓库,是日本最早的近代港湾设施,可以说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9年横滨红砖仓库结束了作为仓库的历史使命,经过9年的保存及修复工程,于2002年作为文化商业设施重新对公众开放;在这座由砖瓦建造的建筑物中,各类咖啡馆、餐厅和店铺鳞次栉比,而位于两栋建筑物之间的1号馆的大厅则可作为活动广场及文化设施,一年四季举办着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公演。每到夜幕降临,这里便被五彩缤纷的灯光照亮,使这处位于海滨的古老建筑充满了梦幻意境。

横滨红砖仓库年鉴历史:

1859年,经历了佩里率领黑船登陆日本、日美亲和条约以及日美缔结修好通商条约,日本终于结束了江户时代以来长久的锁国时代。当时横滨是一个仅100户人家、500多人口的小村庄,由于被定为开港的场所,由此开始了横滨作为大都市的新的历史篇章。此后步入明治时代,由于需要建设与海外进行贸易的新港口,这里的人口急剧增加,快速成长为一个近代化的大都市。

1911年,开港之初的横滨还没有可供船舶停靠的岸壁,因此建设正规的码头便成为当时国家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明治政府的第一期建港工程,1896年(明治29年)铁栈桥(大栈桥的前身)终于完成,此后为了适应急速增长的海外贸易的需要,又于1899年(明治32年)开始了第二期工程即新港码头的建设,这是东亚地区第一个接岸式码头。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还建造了保税仓库(※1),也就是现在的横滨红砖仓库(当时被称为横滨海关新港码头仓库)。新港码头带有上屋(※2)、仓库、吊车、铁道等设施,是日本第一个现代化的港湾设施。

此后,又于1907年(明治40年)开始了2号仓库的建设,并于1911年(明治44年)竣工。其设计者是当时统率大藏省临时建筑部的妻木赖黄。所谓"保税仓库",即对从海外运输到港但还未完成进口手续的物资进行临时保管的设施。所谓"上屋",即在船舶和仓库之间进行货物的装卸或临时保管的设施。上屋与仓库的区别在于其没有墙壁,或是仅有柱子和屋顶的建筑物。

1913年,1号仓库于1908年(明治41年)开始动工,并于1913年(大正2年)竣工。完成后的红砖仓库中采用了日本最早的货物专用电梯、消防水栓(sprinkler)、防火门等设备,是当时日本最先进的具有世界水准的仓库。为了加强防震强度,还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定联铁构法,即在砖瓦中埋入铁材的手法。砖瓦全部采用日本国产,仅2号仓库就采用了近318万块。作为引进了最新技术的国家示范工程,2处仓库终于得以落成了。

1923年,在9月1日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中,横滨港的设施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红砖仓库的2号仓库虽免遭倒塌,但是1号仓库的中央部分全部坍塌,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在这次地震中,众多砖瓦构造的建筑物倒塌遭毁,自此以后钢筋结构的建筑物逐渐成为主流。目前保存完好的砖瓦结构建筑物已经非常稀少,是珍贵的建筑遗产。

1930年,关东大地震中遭到破坏的1号仓库的规模被缩小到大约一半左右,并从内部加入了钢筋水泥的墙壁增加抗震强度。2号仓库也为了提高耐震强度,进行了撤去吊车等的改建工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与海外的贸易被中断,红砖仓库成为放置战争所需军事物资的补给基地。战后,与横滨市中心的众多设施一起被GHQ征用(※),被用作美军港湾司令部,并设置了事务所与食堂等,失去了其作为港湾仓库的功能。※所谓"征用",即强行收缴之意。战后日本有许多重要设施及建筑物被强行收缴。

1956年,在经历了10年的征用之后,1号仓库被用作海关仓库,2号仓库则被用作公共的上屋。与海外的贸易重新开始,入港船舶吨位数与交割货物量等均突破了战前的记录。1974年,当时从这里出入港的货物量达到每年90,000吨,进口方面主要为羊毛,出口包括轮胎产品、光学机械、合成树脂等。

1970年,进入昭和40年代(1965年前后)之后,海上运输的集装箱化急速发展,日本全国各地相继建成能够满足大型集装箱船停泊需要的深水型长岸壁、门式起重机、以及大型集装箱堆场的最新码头,在这样的局势下1976年横滨港的交割货物量急剧减少。红砖仓库作为仓库的功能减弱,面临着用途中止或建筑物解体的命运。此时,作为横滨市的都市再生计划的一环,开始探讨对于红砖仓库的保存方案。

横滨市为了将横滨站周边及关内、伊势佐木町这两个处于分离状态的市中心部分实现一体化,进一步充实城市功能,于1983年(昭和58年)开始着手"港未来21"规划,在中央地区(港未来车站周边)建造地标塔大厦等近现代派的时尚建筑,同时在新港地区则计划以港湾的标志红砖仓库为中心,建设成能够体现横滨历史和景观的街区部分。

1989年,此后红砖仓库的交割货物量继续减少,1986年全年为2000t,进口货物主要为腌渍的蔬菜和竹扫帚,出口则以复印机相关设备为主。到1989年(平成元年),红砖仓库彻底结束了其作为仓库的使命,落下了长达80年的历史帷幕。

1992年,(平成4年),横滨市探讨红砖仓库的保存方案,在经过与国家的交涉之后,取得了红砖仓库的土地和建筑物所有权,并设立了"保存活用探讨委员会"。由此,红砖仓库的保存活用终于跨出了巨大的一步。

1994年,自关东大地震之后未再对红砖仓库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作,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改建工作。至1999年为止,这里相继实施了屋顶改建、窗户及天窗的修复、涂鸦痕迹去除、以及用铁架来增强构造强度等改建工作。

1999年,在进行保存工作的同时,对整个项目的理念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得以确定。为了创造具有横滨特色的文化氛围,并且给市民带来可供休憩及娱乐的场所,最终决定将"打造港湾的娱乐与文化空间"作为项目的理念,1号仓库将主要被用作文化事业方面,2号仓库则主要作为商业设施予以利用。

2000年,内部改建工程全面开始,主要包括煤气、电力、上下水等设备及作为文化设施、商业设施所必要的设备改造方面的工作。为了能够让红砖仓库具备新的功能,并同时保留作为历史建筑物的记忆,在改建过程中采取了特别的措施,例如竹管的天花板、防火门、吊门轴、台阶室等均保留采用了初建当时的材料。

2002年,保存修复工作长达大约9年。2002年(平成14年)4月12日,活用工程宣告结束,红砖仓库终于得到了复苏。1号馆成为设有活动大厅及展览空间的文化设施,2号馆则成为汇聚了各类餐厅和店铺的商业设施。这一年来到这里观光购物的游客达569万人之多,作为改造后的横滨市标志,受到各方面的热切关注。

2007年,鉴于为日本的产业近代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作为能够体现横滨港发展历程的近代化产业建筑群之一,红砖仓库被选定为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近代化产业遗产"。

2010年,为了表彰红砖仓库在亚太地区文化保存及修复事业中作为官民合作的成功典范及其优异的成果,被授予日本国内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存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奖"优秀奖的荣誉称号。

网站说明:YokohamaAkarenga(YOKOHAMA-AKARENGA)于2014-02-05 04:32:27发布收录在日本旅游类型中,目前已有193人/次喜欢或浏览。本网页并非“YokohamaAkarenga”官网,页面内容是由盘资源网站编录于网络,仅供参考展示之用;【盘资源网站】与“YokohamaAkarenga”无任何关系,对于“日本横滨红砖仓库旅游网”网站中信息,请谨慎辨识其真伪。

推荐阅读